To Avatar Course

阿梵達電子報

意識探索
第十一期

自我認同至少有兩大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角色自我認同 (role identities), 它們是刻意創造出來的自我認同,並且只有在你想創造它們時才會存在;第二種類型是堅固自我認同 (persistent identities), 它們持續地存在著,更確實的說,它們是在無意識的狀況下複製過去某個時刻所產生的自我認同。

只是你認為你自己是誰呢?

哈利.帕爾默

picture of Harry Palmer 一個帶著預設他人立場的人與某個人在溝通著,然後他們不知怎麼地變得困惑起來,而且變得不像他們想得自己認為的那樣。「只是你認為你自己是誰呢?」這句話不太像是個問題反而像個聲明,而且這個問句通常都會連帶跟著一個不太友善的評論,像是「還是由我來告訴你你是誰吧...」

先把辱罵的想法放一邊,這個說話的人至少還有一點模糊的理解力,知道自我認同不但能影響身體外貌之外,更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想法、概念與信念。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他/她是在表達一個重要的事實。
picture of theatre masks
自我認同至少有兩大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角色自我認同(role identities),它們是刻意創造出來的自我認同,並且只有在你想創造它們時才會存在。這些是從模範角色複製出來的自我認同--任意地假設各式各樣抽象的自我形象。大部份的人有許多這種類型的自我認同,而且能很快的修改它們,像是:有錢人、窮人、乞丐、小偷、醫生、律師、印第安酋長。

當你希望被認同時,你會預設自己成為角色自我認同當中的其中一種,就像是將你的名片遞出去一樣。那個你所預設的自我認同或許與你過去所預設的角色完全相同,你持續地給予他人同樣的印象,並讓別人能夠辨認出並猜測到你的角色,像是「哦,這是郵差。」或者你也預設了一個全新的自我認同(你有許多種,記得喔),你的行為模式根據著另一個不同的模範角色而更動,而這個新的自我認同傳遞著你已經改變了的訊息,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因此很有可能引起某些人的反應是:「你以為你是誰呀!」

這是另一種方式去表達:「能不能請你回到過去,用你原本的方式創造你自己就好」。(你的自我成長計劃與他人造成了衝突,因為他人並不希望你有所改變。)

picture of mask 第二種類型是堅固自我認同 (persistent identities)它們持續地存在著,稍微更正一下更確實的說,它們是在無意識的狀況下複製過去某個時刻所產生的自我認同。堅固自我認同是當你沒有刻意地呈現角色自我認同時就會顯現。它們是自動自發地被環境或其他的人們所引發,它們似乎獨立在你的掌控範圍之外,讓有些人誤會以為堅固自我認同是他們真實自我的一部份。

這兩種類型的自我認同都以類似的方式運作:它們對事物像是濾鏡或是解讀者般的運作著。它們制定許多標準規範來分辨什麼是對與錯、什麼是好與壞、什麼構成滿足感或造成苦痛。它們收集著各類的動機與假設。你的勇士自我認同大概與你的聖者自我認同有著不相同的道德標準。而且你的母親自我認同大概也與你的職業自我認同有不同的標準規範。相同的經驗可能被某一種自我認同接受卻被另一種自我認同排斥。

自我認同有著廣泛的推論。有些自我認同促使你假設人際關係是透過解讀對方反應而影響彼此的發展狀況。有些自我認同會喜好某種的情緒反應,其他的自我認同則影響你界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影。自我認同能影響你覺察到什麼,以及你忽略掉什麼。它們開啟與關閉各類的可能性,並且決定你的成就。他們同樣地也影響了你身體的構造與健康狀態,與隨著不同環境下處理壓力的難易程度。自我認同影響你生命的程度僅次於信念群,當你刻意地選擇角色自我認同就能增進你的生命;然而讓自動化的堅固自我認同主宰你的生命則會毁了自我。

在阿梵達問世以前,有一個很大的對立杵在人與人之間,以及技術與技術之間,至於對立的程度有多大不得而知,但如果有的話,堅固自我認同能夠修正這樣的對立。大部份的人透過施予懲罰或給予報酬的訓練方式來選擇角色自我認同,大學或職業學校的成果是教育出醫生、律師與工程師---透過一些努力,角色自我認同是可以修改的。然而,不論你選擇的角色自我認同是什麼,堅固自我認同會固執地影響你的行為模式,導致你(再次誤解的)假設有一些基本的個性是無法被改變的。

發揮人類潛能運動的領導群最先理解到堅固自我認同的潛在作用,他們推論出如果人們可以改變他們的堅固自我認同,對於塑造自己生命他們就不再有限制。罪犯可以恢復原狀;被摒除在外的人可以重新獲得社會的接納;任何人都可以創造而且不用經歷自我毁滅的過程。但心理層面的抨擊卻不是容易就能消滅。

許多自我成長研討會過去是(及仍然是)根基在授權給成功的角色自我認同,這個作法的目標是讓一個明確的角色自我認同習以為常,以致於能壓制堅固自我認同的影響力。概括說來他們失敗了。

/image of worry 以覆寫程式概念去除自我認同影響力的方法只能在短期內有效。最後他們反而創造內在衝突把事情搞砸,這個內在的衝突界於「理想化角色自我認同」與「你想要成為卻無力達成堅固自我認同」之間,隨著時間增長更造成自信心、自尊心與自重程度的減低,這些不幸的副作用強化任何可能發展的心理問題,而且還可能成為抗精神病藥物市場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所以有些人安靜地偷偷地把藥吃了,緊抓著能讓他們成功的人不放,或者花更多錢在治療自己上面,希望或假裝他們已經把堅固自我認同修正過了。在社交方面他們為了被認同或者達到佔便宜的成果,他們會表現出新的行為模式,但那實在令人精疲力盡,私底下的他們其實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結果顯示堅固自我認同擁有個人化獨特的構造,唯有他們最原始的創造者才可以修正它,沒有任何程度的抨擊、麻醉或者透過他人的勸服可以產生持久的改變結果。正確的工具必須被放回到創造者的手中,然而當原始創造者消失了,或者他/她已經被說服他/她實際上承租到一個錯誤的建築物-也就是受困在他/她是沒有掌控權的自我認同當中,正確的工具就很難被交付給創造者。任何強迫性的努力,為了堅持讓他/她相信這個受困的承租者其實就是真正創造者的偽裝,只會更替他/她添加苦難罷了。 picture of Avatar students 所以堅固自我認同早在阿梵達課程建立以前,似乎就已經深深地鏤刻在心理層面的課題上。好消息是這不過看起來似乎是這樣。阿梵達課程辨識出這種一成不變的堅固自我認同只佔據分裂的心理構造當中顯而亦見的那一半而已。在1991年,一個阿梵達處理程序被設計出來,作為整合與消除堅固自我認同分裂的兩個部份。

堅固自我認同處理程序自推出以來,已讓數以千計的阿梵達領袖成功地運用在生活之中。

 

關於阿梵達課程的故事

什麼是「主要起始」和「次要起始」?

picture of students laughing主要起始是一個創造物或溝通。為了要將它創造成為創造者的現實,而投入了充分的企圖。舉例:「我很高興」,然後創造者變得很高興。這是一個塑造未來經驗的工具。

次要起始是任何在創造原本企圖時所產生的其他事物。它是因為刻意想創造出主要起始而被引發的阻礙。舉例:「我很高興」,然後創造者因為他並沒有變得高興而感覺到失望。失望的感覺就是次要起始。

次要起始可持續地被處理,直到它們不再自動自發的產生為止,主要起始就創造出來了。

 

 

picture of ReSurfacing workbook

練習

目標:
呈現改變觀點的效果。

預期結果:
新的啟發,增加個人的責任感。

指示:
• 挑個東西,將它想成:「這個______」。

• 挑個東西,將它想成:「那個______」。

 

picture of Avatar students hugging

非凡時刻

 

首先先向你致上謝意,感謝你創立阿梵達,讓我可以學習到它。過去的我一直掙扎著,將自己偽裝成生活在自我較好的那一個部份。然而事實是我遠離了我的源頭,我甚至無法辨識出我是誰,或者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是我自己。透過一連串的練習,我清楚地經驗到是什麼問題造成了這樣子的我,而且更好的是,這些練習實際上提供了我問題的解決方法,遠比其他任何治療療程都有效果。

我創造了去上領袖課程的主要起始,並充滿動力地想貢獻,讓這個地球更美好、更開悟,藉由能夠幫助其他的人們重新獲得自我原有的能力,能積極正面地掌控他們的生命,而且能夠變得更快樂、更願意關懷整個世界。謝謝你。 –L.v/d L.

哈利,你好,這是我第一次傳遞阿梵達,我有個如同當頭棒喝一樣的收獲。每一天在課堂上,有些事情漸漸的能被理解,我的許多自我認同不停的湧現出來,我也不斷地在消除次要起始,終於有了許多的領悟。

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領悟就是,我發現我不停地在我的生命中創造自己的敵人們。我現在可以放下這個信念,對每一個人的原始樣貌充滿感謝,世界真的是我的翻版。

這個整合也讓我理解到過去每一件發生事情的緣由,這就像一些已被實現了的願望,但又希望自己不曾許下過這些願望。再會了這個模式,也感謝那些曾經誤入了我圈套的魚兒們。 –L.S.


我為了改變我的個性而來參加阿梵達,希望能改變我之前給別人的印象,並且變成一個成功的人士,捐贈足夠的金錢設立學校並提供教育設備,讓那些無法幫助自己的人完成學業,然而我卻發現這個夢想是如此渺小。

我現在有信心,只要透過擴展阿梵達,我的夢想將會實現,每一件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在信念系統被整合的同時也都能被化解開來,像是戰爭或是爭執等等。我的新生命由今天開始,而我充滿愉悅之心。 –M.O.


如果我沒有機會接觸到阿梵達,我想我會像個生活在黑暗中的受害者那樣的過日子。謝謝你與領袖們的支持,我從此可以像個初生的嬰孩一樣,不帶價值評斷的過生活。我能夠將我想達成的事情當成是主要起始的付諸行動,不再以為它們只是次要。我可以變成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衷心的感謝你。這是我的生命重生的第一天。獻上我的愛與感激。 –Y.T.

 


你準備好了嗎 ?

如果你希望阿梵達領袖與你連繫,請點選這裏.

藉由阿梵達課程每個人都是贏家。每一位成為阿梵達的學員將集體意識轉移到一個更包容更理解的境地。運用阿梵達幫助你自己,也就等於同時的幫助這世界上每一個人。 – 哈利.帕爾默


 

邀請朋友獲得阿梵達電子報

如果你希望與他人分享這個旅程,請點選 告訴朋友.

/images of eyes profile
image of eyes profile 2